新冠小阳人碎碎念
新冠小阳人碎碎念

新冠小阳人碎碎念

原创,请勿转载

终于盼来了新冠中招。本人长住加拿大,三针辉瑞,想着这波轻症快过去了,准备打第四针来加强对下一个变种的防护,这下直接来个真的,我竟然像中了奖一样开心。 

虽说是轻症,但对于普通感冒发烧睡一晚就会痊愈的我来说,连着三个晚上低烧37.5度,退烧后连着几天还有点鼻子的症状,也算比较罕见了。这个病白天完全没事,就有点累,发烧那几天用测试盒测出来还都是阴性,直到不发烧了反而测出个阳,和网上对omicron的描述很一致。没吃药自愈,但这个病毒奇特之处在于,退烧了反而多了鼻子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所以退烧后大家还要小心,这些鼻子症状可能更容易把病毒传播出去。

在全面放开的北美地区,如果家里有学龄小孩,基本不大可能躲得开,在本地几乎零社交和极其小心的我大概率就是小孩传的。对小孩来说,也就是一个晚上突然发烧,第二天睡醒就完全没事了,不是我自己开始发烧,好奇测了几次,我都不知道那个就是。 

之前omicron刚流行起来的时候,我已经特意让小孩在家呆了三个星期不去学校,故而躲过了第一波。那一波他们班有几个小孩中招,班主任也中了,我等到他们中了之后一个星期,再也没听到有新的案例的时候,才送小孩回去。这次其实也有预感,小孩发烧的前几天就听说班里有生病的,我猜这一轮余波,基本把学校里面还没感染过的人数给直接清零了吧,希望这个形式的清零,能通往最终真正意义上的清零吧。

 回顾一下两年来的东躲西藏,放眼世界我们都能算得上是最保守甚至谨慎到变态和令人发指那种家庭了,举几个例子 —

  • 从美国搬到加拿大为了不住酒店不上公厕不坐飞机,花七八万美金买了一辆皮卡一辆房车吃喝拉撒全在房车上解决,然后到加拿大就把皮卡和房车卖掉(对,用了几次而已,但也不能租,要全新的,全新到手我还要全车消毒);
  • 现在还坚持回家立即用酒精擦拭手机;
  • 外卖用自己家里的盘子装好放微波炉加热后才敢吃(包括外面买的热奶茶,嗯,也就是说两年都不买冰饮了);
  • 快递拆开包裹后先洗手然后再酒精擦里面的物件;
  • 在网上买菜,或超市取货服务,东西拿回来还一件件消毒再放入冰箱和柜子;
  • 口罩令取消但还是尽量不去人多的室内环境,去也要戴着最高级别的N95;
  • 两年来没去过加拿大的公共厕所;
  • 两年内基本没有本地社交;
  • 等等。

其实这波omicron我周围最谨慎保守的朋友一月份也都中了,我的很多美国同事甚至已经中过两三次,见怪不怪。现在如果连我都未能幸免,可以很肯定北美99%以上的人都感染过了吧(包括无症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中的)。 

今年以来,根据omicron的种种数据,加拿大很多地方完全开放,甚至不提供集中检测,有需要的人去药店领检测盒自己捅鼻子,也不需要上报数据。没有数据,那也是清零。这对很多人看来很荒唐,我也经常嘲笑加拿大政府,没资源就编个理由说不用测了,但同时又默默觉得这样也挺好,自己交的税不用在检测上,可以用在我所在社区的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更重要的东西上面,而且从预防的角度,我真要选择走绝对不感染新冠的路也是可以的,把小孩关在家里不去上学,一家人完全不出门,生活基本物资网上买,开门拿快递做好防护和消杀即可。就是与世隔绝呗。可是,这个世界不只有新冠啊,既然现在上天给了我们一个偏轻症的流行变种,我们更倾向于趁机让小孩出去拥抱蓝天白云,去草地上打滚,去拥抱他的小伙伴们,去摸摸路上可爱的狗狗,去餐厅吃吃各国美食,然后有一定概率,在可控的情况下,获得对这个困扰世界两年多的病毒的免疫保护,这样的风险还是值得一试的。毕竟未来的我们都要生活在元宇宙里了,“真实”在未来可能会是稀缺品,所以要珍惜当下呀。 

当然,还是很谨慎的我,每天会看两个数据,一是废水监测,几波疫情观察下来,废水的含新冠指数和捅鼻子检测出来的新冠数量基本正相关,在不需要为了强制隔离而找出具体是谁感染的情况下,算是比较节省资源的一种监控方式;另一个数据就是住院人数和重症病床的使用率了,可以了解到医疗系统是否承压。似乎北美放开了之后医疗系统也并没有崩溃,感觉omicron真的是来给大众打加强针的。

 记得北美疫情开始蔓延的时候,国内很多人拿武汉封城的惨痛经历得意洋洋的炫耀着叫嚣着欧美国家抄作业,然后再鄙视一番欧美国家抄不来,因为政府不够强大。我是很嫉妒的,心里也希望欧美国家可以更加严厉的布防,欧美人民可以无私一点,都忍一忍,最起码大家都戴好口罩,那样疫情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现在反过来,欧美大量数据表明omicron的低伤害性,是不是国内也可以借鉴这些数据,来制定更人性化和更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呢? 

比如从集中隔离过渡到居家隔离,从最近看到的各种新闻来看这是民心所向,集中隔离在大部分患者是轻症的情况下弊大于利,好好的无症状或轻症,反而因为集中隔离增加了新冠以及新冠以外的病毒的交叉感染风险,把老人或小孩带离家人身边还增加了一层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问题;再说生病了,谁不想在家里舒舒服服的休息,好的更快。其实新冠对小孩的影响真的非常小,一两天就痊愈了,再传给大人,也大概率是轻症,强制把小孩带离家人身边,对小孩造成的精神创伤比新冠本身的影响更为深远。

再比如,如何重点关注受新冠影响最大的老年人,现在的一刀切和僵硬的医疗资源分配,且不说是否能有效让老年人远离新冠病毒,却让很多需要日常医疗护理或紧急施救的老年人失去了基本的生存保障。

再比如,全国各地就不要看上海笑话了,上海搞不定,你们也很难逃得过,赶紧动员打疫苗吧。说起疫苗,我自己打的辉瑞,这次轻症,但同一屋檐下的家人,打了莫德纳的则是无症状,小孩同学的家长,打了莫德纳的也是比打辉瑞的普遍症状轻且好的快,小范围内同一波病毒对不同人的影响比对,应该有一定参考价值吧。
再再比如,放下对佐助的成见,进点特效药?当然中西医的结合就更好了(对啊,求生欲嘛)。

每一次疫情反扑,我总能看到中国普通老百姓忍辱负重和积极配合的画面,大家一边喊着加油,一边热情互助,还一边坚持乐观搞笑段子满天飞。这两天看到很多上海小区自发宣言,倡导信息透明,居民互不嫌弃,共度时艰,这样的集体凝聚力在欧美国家是不可能看到的,欧美人民也根本体会不了。在欧美,即使当时有规定感染了的人要居家隔离14天,其实很多人还是自由出入到处乱跑的。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坚决性,是我们绝对的优势,我们只需要一个考虑周全、人性的、有效的、不掺杂无关因素(比如佐助导向和某些个人利益)的政策。 

是啊,凭什么放荡不羁的西方人,他们的政府都懒得好好管一管,而遵纪守法善良自律的中国老百姓,不配有自由,不被信任,不能用人民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只能不情愿的被比问题本身危害更大的解决方案伤害呢?

– EN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