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卡尔加里,山火提前到来,还特别严重。本来应该下一整个月雨夹冰雹的五月,却天天晴空万里,又热又干旱,导致各地山火频发,很多甚至还到了不可控的程度。这几天城里末日感拉满,The Last of Us 现在拍续集都不用加滤镜了。灰黄的天空,让我们可以直视太阳的轮廓,空气中的烟雾弥漫着烧烤的味道,在室外呆两三分钟,喉咙和鼻腔便开始觉得干痒难受。
网上查了一下,再结合我车子的空气检测得出的结果,山火带来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VOC,即挥发性有机物,也就是大家装修房子刷墙最忌讳的各种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还包括PM10和PM2.5等颗粒物,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等。我们一直引以为傲加拿大的新鲜空气,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也变得不堪一击。山火烧掉了那么多的树林,本质上和很多地方大烧煤炭发电造成的空气污染是一样的。

逃避山火带来的空气污染,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呆在室内,门窗紧闭不出门,因为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比室外少大概40%。必须要出门的话,也只能戴上口罩。我们熟知的N95口罩是过滤细小颗粒物效果最好的口罩之一,过滤空气中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时,它的捕获率高达95%,但即使是标准的医用口罩,也能过滤掉63%的PM2.5颗粒。
在加拿大,现代一点的房子HVAC系统都有ventilation,起到通风和与室外交换空气的功能,遇到山火,反而是关了比较好。但华人家庭,架不住家里炒菜的油烟,所以调到每分钟运行20分钟,再加上一个比较好的furnace滤网,也可以很大程度把空气中的污染物给过滤掉。
什么样的滤网能扛住PM2.5的侵袭呢?这里介绍一个区分滤网等级的指标 Minimum Efficiency Reporting Value (MERV)。MERV的数值越大,就能挡住越多及越小的颗粒,当然也就越贵。
以下是各等级MERV对应其可以过滤掉的颗粒的效率表

3-10 Micros(微米)的物质我们叫做PM10, 1到3微米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PM2.5,至于0.3到1微米这种极小的颗粒则是PM1.0。
举个例子,我家里一直用的这款,是MERV11,根据上面的图,可以至少(minimum)过滤掉85%的PM10,65%的PM2.5%,和20%的PM1.0。
当然,如果你要追求极致的话,可以直接上MERV16最高级别的防护,可以过滤掉95%的各种颗粒。比如下面这款(还挺难找),而且价格还贵出了天花板。我其实冲动买了两块,但查到美国那边比这边便宜了35%左右,准备退了让美国的朋友帮忙带几个。。

顺便说一句,买furnace滤网的时候,要认清尺寸,而且是“actual size”。也就是说,包装上标的都是个大概,比如20x25x5,我家原装的是20x25x4的actual size,然后我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尺寸的,最后看20x25x5的actual size,才发现其所谓的5其实只是4出头,我家的furnace也可以用。。。
除了MERV,其实还有两个比较常见的标准,一个是 Filter Performance Rating – FPR,这个是 Home Depot 自己搞出来的一套标准,分四个等级,4 Good, 7 Better, 9 Best, 10 Premium。这套标准的定义比较模糊,所以只能提供直观的参考,但要是你要深入研究背后的具体数据,那还是看MERV比较好。另一个标准叫 Microparticle Performance Rating – MPR,这个是 3M 搞出来的,从定义上来说比 FRP 细致一点,主要关注的是滤网过滤极小颗粒即PM1.0的效率,而且官网也有比较全面的和MERV的对比,(然后顺便吹一下同等级的还是3M的产品好一些)。

总结一下,MERV是行业通用标准,FPR是大型家装零售商的标准,MPR是大型家装材料制造商的标准,后面两个主要还是偏商业化,主打一个简单易懂,加一点marketing的元素,可以的话,大家还是认MERV来购买吧。
好,PM2.5解决了,接下来是VOC,比如甲醛、苯等等。这个我家里倒是一直都有一款很不错的空气净化器,一共买了三台放在不同的角落。能真正吸收过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其实不多的,但这款是真实有用,我用测甲醛的机器做过测试,亲测有用。
祝大家身体健康,希望快点下场雨把山火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