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请勿转载
2014年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只有一个Chase的账户,钱存在里面,利率0.01%,对于没什么存款的学生来说,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告知有个叫Ally的互联网银行存款利率是1%,对比传统大行,这瞬间翻了100倍的存款收益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我在某传统大行的账户产品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凡是市面上新推出的互联网银行产品,我都会开户体验顺便撸一下资本主义羊毛,所以对互联网银行了解颇多。
对比美国的互联网银行把产品玩出了花,加拿大目前还大都停留在互联网银行的初始形态,仅有少数几个创业公司在进行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概念打造产品力的升级尝试。笼统来说,初始形态的互联网银行主打无门槛零压力开户,无账户月费,无最低存款额度,有的会提供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刚开始主要经营 Savings Account 存款账户(关于北美银行的各类账户和所提供的服务,这里有详细的介绍),但很多传统银行的业务他们不会涉足,比如:如果你想开个银行票据,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转账支付,大多互联网银行办不到或者产品不够传统银行给力,一般只能先把钱转回传统银行进行处理。
在美国,很多互联网银行都有知名金融机构背书,比如Purepoint是MUFG三菱日联旗下品牌,Marcus是高盛推出的,Synchrony是从GE分出来的,Banana Republic,T J Maxx,Sam’s Club等商户的private lable信用卡均出自它家,而Ally源自GM Financial。同理,在加拿大,EQ Bank来自Equitable Bank,Simplii Financial隶属CIBC,Tangerine则源自Scotiabank,等等。
对比传统银行,互联网银行的优势是没有实体行所,运营成本低,所以可以从这方面让利给储户。互联网银行以此为自己做宣传,却掩饰了真相,试想如果这些银行能通过低利率获得成本低廉的资金,谁会真的“让利”呢。传统银行有深入人心的品牌,有遍布各地的分行,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科技和服务上,基本垄断了用户体验及对其安全性的认同,即使利率再低,也依然占据了市场大部分的存款份额。剩下的市场虽然份额小,但绝对值依然巨大,则为互联网银行提供了掘金的机会 – 吸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放贷赚息差,由于息差巨大,存款利率的可操作空间其实也很大;只要稍微把利率提高就可以把那些对利率十分敏感但基本不用分行服务的客户吸引过来,息差和账户服务费赚少一点,但绝对不亏。本质上,这是价格歧视理论的一种应用。
在这个基础上,创业者用他们的互联网思维,通过了解目标用户投其所好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尝试不同方式吸引及积累用户和流量。以下是我观察到的互联网银行一些有趣的产品属性 –
- 工资提前到账 – 比如很多北美的公司在每两周的周五发工资,有些互联网银行会在周三周四就把钱打到你的账上。据说大公司一般都会提前几天把要发的工资打给银行,而一般银行都会拖到发工资那天再给你入账(拖一天就白赚你的工资一天的利息),但某些互联网银行会提前把钱给到你,这样他们虽然少赚了一些利息(如果你把钱用了或转移的话),但赢得了用户体验。
- 抽奖 – 互联网银行不发利息给你,而是根据你存钱的多少,给你发对应数量的彩票,你可能中一百万,或者一两块钱。学过统计的同学,简单根据银行给的赔率表就可以算出预期收益。一般刚开始这些创业公司会给你比较高的预期收益,比如3.5%,这个其实就相当于是预期利率,但当然有人会高一些有人会低一些。慢慢用户多了,他们就会更新赔率表让预期收益降低,但还是优于传统大行的零利率。说实话这类产品还挺好玩的,给存款这么无聊的事情增加了些许趣味性。
- 航空积分 – 有一些互联网银行直接把利息给你换算成航空里程积分,打到你的常旅客账上,这比较适合不常用里程担心里程会到期的人,放点小钱进去这种账户里每个月赚一点积分打到账上,里程的有效期就自动续上了。
- 自动存钱 – 提供不同的规则帮助用户存钱,积少成多。比如每天,每周,每月固定从用户的常用交易账户上划钱到存款账户,或者连接用户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只要有消费,就把消费金额的找零给扣起来,比如买一杯咖啡$3.75,零头$0.25被自动划到存款账户。这样,日积月累,可能有一天会发现这个存款账户居然存了有一百几十的。
还有一些步子迈的更大的互联网银行,走支付路线,提供高息 Chequing Account 支票账户,发借记卡,并接入一些ATM网络提供免费提取现金服务,一切都为了鼓励用户刷卡,这样发卡公司就可以从交易中提成。常见鼓励刷卡的几种模式,包括
- 每月刷够一定的次数,账户可以获得对应的高利率。
- 在指定商家刷卡获得高额返现。
- 碳中和概念,刷卡给汽车加油,互联网银行用你的名字种树。(这类概念不胜枚举,在美国还有只为黑人,或只为女性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 帮助积累信用分,即使不是信用卡,但也把用卡情况报告给信用局。
- 有贷款管理能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会直接发信用卡,把用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五花八门的功能各取所需,我个人使用和关注最多的,其实还是最根本的两样 – 无成本开户并且能拿开户奖励,以及闲钱存进去能拿高一些的利息,其他的主要还是体验为主。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我过去一年里在加拿大开过的一些账户供参考,以后新开了账户也会在这里更新。
以下信息更新至2021年4月,开户奖励详情随时会有变更,请详细阅读网站最近的说明。
银行 | 开户奖励 | 特色 | 开户 |
Tangerine | $150 开存款账户 享5个月2.1%利率 | 50张免费支票 客服回应迅速 经常半夜维护系统无法登陆 利率优惠结束后降为0.1% 偶尔会有老用户利率优惠 | 点击这里 |
EQ | 用本站链接并 30天内存$100 可得$20 | 存款账户高利率 目前1.25% | 点击这里 |
Simplii | $200 用本站链接可 多拿$50 | 可用信用卡做国际汇款赚积分 长期有首次汇款$50奖励 先开支票账户拿开户奖励 等有利率优惠时 再开存款账户 50张免费支票 | 点击这里 |
Neo | 用本站链接注册 可得$25 | 存款账户高利率目前1.55% 信用卡在指定商家 有高额回报(7-10%) App界面简洁美观 目前还无法设置信用卡自动还款 | 点击这里 |
Wealthsimple Cash | 用本站链接 开户得$10 | 存款和支票账户一体 存款账户利率0.75% 转账支付功能对标Venmo App简洁美观有社交属性 旗下有免费股票交易 基金和加密货币投资 免费报税等应用 详见这篇“全家桶”介绍 | 点击这里 |
由于互联网银行大都没有网点,开户时他们会从信用局抓取开户者的数据,如果找不到或者数据不够完善,会要求你带着Photo ID去邮局验证身份。过程很简单,银行会发一个条形码到你的电子邮箱,带着过去给邮局工作人员扫一下,再出示自己的驾照就完成了。
最后提醒一句,无论存款放在哪个银行,最重要的是要确认这个银行是不是CDIC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的成员,可以点击这里查询并进行了解。
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anada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CDIC)为存款人在其成员机构的存款提供10万加元的存款保险。从下面官网的截图可以看到,储蓄账户、支票账户和定期存款都在被保险的范围内,而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产品则不受存款保险的保护。

10万加元看起来不多,但其实这里指的是每个人在每一个成员银行的每一个受保护类别的账户的保险上限是10万加元,从下图可以看出,在同一个银行,如果你有个人储蓄帐户,RRSP帐户,TFSA帐户,分别存10万加元,那么受保护的一共为30万加元。如果在另外一个成员银行再开一个储蓄账户,则又会有10万加元可以得到保障。

如果是在省内的而非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开户,比如信用社Credit Union(几乎都只在本省内经营业务),它们一般不是CDIC的成员机构,但却受省级保险公司的保障,且一般保全额而不只是10万加元的上限,详情请向客户经理咨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