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请勿转载
好久没打开过LinkedIn,前一段时间手贱点开,给我推了一堆看起来还蛮有趣的职位,想着没在加拿大找过工作,要不就玩一下,刷刷加拿大市场的题库,真拿到Offer了找个借口不去就是了。于是挑那些可以直接通过LinkedIn申请的公司一顿乱按,便陆续收到一些公司的面试邀请。大部分公司我都经历了三四轮面试,基本都到最后一轮,有拿到offer的,有在最后一轮人事变动突然就冻结招聘的,当然也有失败的。我面试的职位都是商业加数据分析的结合,要求3-5年工作经验的IC岗。我在这篇介绍数据分析的文里提过,数据分析技能是指哪打哪的职场万金油,所以我投的职能范围也比较广,销售、市场、产品、财务、运营都有涉及。行业也很杂,零售、旅游、科技、餐饮、金融,等等。
这里挑几个大家很熟悉的加拿大公司,聊聊我的感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心动最想去的一个公司,员工福利无限畅飞,且他们家机票没有overbook,员工standby的票确定性很高。独有的Savings Plan允许员工最高存20%的工资在公司,每年末公司返还同等金额。除此之外,每半年发一次绩效奖金。Westjet很多岗位都是fully remote,想象一下,你可以坐着自家的飞机,免费全世界跑,一个地方呆个几周,边上班边玩,接着去下一个目的地,我不信说到这里你不心动。
有一轮面试会安排去总部做半天的群面。我大学毕业后已经十几年没玩过这么刺激的东西了。几个人一组做一个案例,然后到台上分享。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测试,包括做几道简单的数学题,和几个管理者单独面谈,等等。

这是我面过最有挑战的加拿大公司,里面的人也特别聪明和干练,问问题一针见血,而且不是死板的一问一答,而是会从你的回答中挑点什么来做深入的讨论。科技公司的包裹相对其他行业会好一些,而且我面的时候股价跌到低谷,最近反弹也依然还在低点,所以这段时间能拿offer搞点股票,感觉两年后可轻松翻倍。
有一轮面试是给一个案例,要求两三天时间做个商业分析出来,然后开视频做个presentation和回答面试官各种刁钻的问题。还有一轮面试比较偏咨询公司的形式,抛出一个商业问题,考思维方式,比如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做什么样的假设,然后怎样组织答案,让一切听起来符合逻辑,并有清晰的架构和层次。

虽然是做快餐的老店,但我面试的职位在一个新组建的团队里,希望新推出金融产品,比如信用卡等等。所以其实这是在大公司里偏初创团队工作的一个机会,要job security有,要激情和创造也有。其中一轮面hiring manager,竟然是加拿大某fintech公司的创始人(我还用过他们家的产品),刚把公司卖了,既然对方意气风发,我也不客气一顿彩虹屁,最后把面试变成了粉丝见面会,对方也相当爽快,直接说我们下一轮面试见。
这个公司的人比较稳重,说话实在,从面试中得知,他们的文化有点像投行,属于极少数加拿大公司会强调work hard earn hard的,年终奖比例很高。他们招人更看重个人经验和职位的吻合度,希望找到一个上岗就马上发光发热的人,所以会对个人的经历深度挖掘。这个公司不太支持远程办公,最多就是hybrid。不过想想也是,做快餐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在店里忙活,让员工远程办公可能和公司文化有点相悖吧。
面试的准备
很多公司的面试流程都大同小异,recruiter / hiring manager / team member / skip level轮番上阵,有些公司会要求做案例分析,甚至邀请去onsite。
对于面试的准备,我建议分以下几块来进行。
关于自己 – 包括自我介绍,为什么想要加入这个公司,为什么想要这个岗位,为什么觉得自己合适,优缺点,甚至是兴趣爱好,最近读了什么书或者看了什么电影等。
关于公司 – 面试官(特别是小一点的公司)会反过来问你知不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如果被邀请去面试,对公司有基本的理解和认知是一种起码的尊重;如果能更进一步,了解公司所在行业的概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发展,主要产品,盈利模式,甚至近期的重大事件, 则可以更加自信的侃侃而谈,增加面试的成功率。
Behavior Questions – 这属于比较经典的面试环节了,网上可以找到一堆经典问题,遵循STAR(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这个架构去叙事,提炼重点,练好表达,基本就十拿九稳了。因为这部分的准备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公司和职位,所以一开始花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之后便可以一劳永逸了。
技术问题 – 我的面试都和数据分析沾边,所以有时候会要写点SQL或者回答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问题。SQL只要在leetcode刷过题基本就没太大问题了,因为本身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语言。其他的python,R,SAS我都没有在面试里碰到过,毕竟大家选择使用的工具不一样,一般也不会硬性要求你必须要python不能用R,但SAS基本绝迹了,只有银行还在用。
我在公司也会去面试申请者,所以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十分有趣,我在面试的时候会一直揣测面试官在想什么,一个问题抛出来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答复。以前当学生面试时接到一个问题时只想着自己,现在更能从面试官角度去让回答更有针对性,感觉沟通上更加的顺畅。
我觉得找工作这个过程挺有趣的,和面试官的聊天,整个面试的流程,准备的过程,都逼着自己去稍微深入的了解一家公司。这很像旅行,到了一个地方,不是真的住下来,只是呆上几天吃喝玩乐,粗略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就觉得自己环游了世界。
如果你在找工作,需要辅导和咨询,也欢迎微信【乐享加拿大】私聊,祝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