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请勿转载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浑浑噩噩,转眼快到夏天,儿子也即将三岁。由于疫情的原因,一直把他留在家里,鲜少和外界接触,担心影响社交和情感发育,决定今年秋天送他上学了。我们那个年代,三岁也该上幼儿园接受教育了,何况如今竞争激烈,早教机构层出不穷,儿子每天在家里圈养,生活中只接触爸爸妈妈,如果真有起跑线,咱们已经落后不少。
加拿大的教育体制是这样的,从出生到5岁之间可自费上学,5岁开始可选择就读公立学校的K班(学前班),一直到高中毕业(Grade 12) ,或者自费在私立学校完成K-12的教育。也就是说,不管未来选择公立或私立,5岁以前接受的教育都是自掏腰包的。从出生到5岁的项目大体可分为 Daycare(0-3岁)和 Preschool(3-5岁),Preschool教学更系统化,对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一定要求,比如说要求完成如厕训练才能入学。
初到卡尔加里,而且是第一次给儿子择校,说实话我有点迷惘。点开地图,输入’preschool’,车程10分钟左右有不下20个选择。打开它们的网站,大致有两类,一种是依托社区的幼儿园(既有连锁的大品牌,也有规模较小的),一种是私立学校的幼儿园分部。两种机构各有优劣,社区幼儿园非常便利,说不定还能走路上学,学费低一些;私校的幼儿园毕业生可直接升读本校小学,对于竞争激烈的学校来说,可谓提前拿到入场券。
整理好学校名单,接下来就是参加各校的 Info Session(宣讲会) 和 Campus Tour(参观校园)。疫情的关系,宣讲会基本转为线上。我们参加的第一场宣讲来自 The Renert School,校长的发言我已记不清楚,但他提到,私校的学费比社区幼儿园略贵,不过师资、课程设计和硬件配套都更完善。几番衡量,比对了连锁品牌和私校幼儿园,我俩的结论是大人少点剁手,尽量给孩子能力范围内我们认为好的。私校幼儿园的特点,除了官方提到的优势,还有就是校内有多个年级的学生,更像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社区。另外,等到升读小学,孩子可有多一个选择,根据他的感受,决定要不要继续升读同一所学校,如果决定留下,他很可能收获一群从三岁就认识,一直并肩作战到高中毕业的小伙伴。(可能想有点远了。。。)
这个思路帮我把搜索范围缩小到三岁就能入学的私校。卡城有几所老牌私校,比如Rundle,Webber,Strathcona-Tweedsmuir,都没有三岁入学项目,因此,我们的择校列表剩下这6所学校。
Fraser Institute 评分 8.1/10,六年级学生人数12。
(Fraser Institute的评分根据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省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厘定,考试分为语文、数学、科学和社会学四个部分,全省863所小学的前100所评分在8.0以上。)
这所小而精的学校提供从3岁到初中的课程,学费非常良心,全日制幼儿园每月学费$925。只是Atlas在北部近郊的Airdrie,住在附近可以考虑,否则接送路程太远了。
Fraser Institute 评分 10/10,六年级学生人数31。
Renert的小学和高中部在Fraser排名都是全省第一,而且数学和科学部分的成绩特别突出,我感觉是培养STEM学霸的摇篮。学校的入学测试要求比较严格:能与父母分离,能听懂英文指令并切换不同的活动,能参与小组活动,能独立上厕所。如果孩子自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视线,一直在家中讲中文,可能暂且没有办法通过入学测试。


Fraser Institute 评分 8.7/10,六年级学生人数25。
卡城唯一的Waldorf学校,幼儿园有全日制和半日制可选,提供幼儿园到初中课程。Waldorf(华德福)倡导的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以自然教育为主,早期教育注重实践和手工活动并提供利于创新性玩耍的环境。除了三岁入学的preschool项目,Waldorf还开设0-3岁宝宝和家长一起上课的短期课程,不熟悉但对Waldorf感兴趣的家庭可报名参加,切身感受Waldorf的理念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Fraser Institute 评分 9.3/10,六年级学生人数36。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弓河畔,规模较小,只提供幼儿园至六年级课程,之后学生转入私校或公校继续完成初高中学业,宣讲会上了解到学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转到 West Island College(全省排名第五的私校,只有初高中部)。学校有个特色项目叫 Arrowsmith Program,专为有学习障碍的儿童设计,据说是一个在美加澳新等地区颇有知名度的项目,至于学费,几乎是常规项目学费的翻倍。

Calgary French and International School (CFIS)
Fraser Institute 评分 8.9/10,六年级学生人数58。
从六年级学生人数可知这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私校。顾名思义,CFIS是一所法语学校。在加拿大,法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学校提供法语课程并不稀奇。多数学校把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来教授(French as a Second Language),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英语那样,启蒙时间不会太早,主要学科还是以母语(英语)授课。CFIS是一所 French Immersion (浸入式学习)学校,相对第二外语而言,它有更多学科用法语授课,毕业生的法语非常流利,可在纯法语的大学环境继续深造。CFIS另一个亮点是提供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全球许多著名大学认可IB高中文凭,被认为是体现学生学术兴趣和能力的加分项。

Fraser Institute 评分 8.5/10,六年级学生人数27。
Lycée是一个全球的学校联盟,在137个国家有500多所学校。卡城的 Lycée 最早办学目的是给法国外派到这里工作的人的子女就读,后来因应需求开放给所有人。它比上述提到的“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或者“法语浸入式学习”的学校更进一步,直接采用法国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同时照顾本省的教学要求,毕业生的法语能达到母语水平。
在3-4岁的课堂里,老师只讲他们的母语–法语,5岁以后每周开始少量时间教授英语,到初中每周有不多于11小时的英语课堂时间,基本是默认孩子会在日常生活和玩乐中熟悉英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大部分课程继续用法语授课,比如:数学、各类科学、音乐等科目,英语课堂则集中在语文和社会学,同时在六年级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师生比例1:8,跟其他私校的比例相当。课堂规模小,教学的方式是student-paced,也就是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进度。学校鼓励高中学生参加最多为期一年的海外交换项目,得益于联盟内的学校彼此语言沟通没有问题,课程大纲一致,交换生回国后学业不会落下。学生俱乐部项目也比较丰富,体育、科学、艺术、娱乐都有;而且因为人少,估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机会多些。学校没有校巴服务,有提供热午餐(hot lunch),老母亲每天可以少做一顿饭了。

结语
虽然这里仅仅介绍6个学校,但已经可以看出每个学校的侧重点和特色是多么不同,所以择校是建立在对自己小孩的了解和期望的基础上的。比如,小孩子是不是有语言天赋从小就可以尝试去接触多一门语言(法语学校),家长有多希望小孩以后去“爬藤”(有IB项目的学校),小孩子是不是需要特别的照顾(提供特殊学习项目的学校),抑或是对理工科和做手工活有特别的热爱,等等。
话说回来,针对3到4岁小孩的课程设置本来就有其局限性,所覆盖的内容都是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基础认知。无论去什么样的学校,小孩子在从家庭过渡到学校集体生活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大的长进,也会从根本上提升社交能力和眼界,父母无需操心过多。帮助小孩子顺利的过渡,并从中观察小孩子的天赋、兴趣、以及性格,并在5岁时再次重新思考其教育的方向,可能更为重要。
路还很长呀,与各位家长共勉!
-END-

谢谢分享。你为孩子最后选择了哪个学校呢
选了法语学校,如果你想了解多一些,欢迎加微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