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请勿转载
北美这边汽车保险公司非常多,网上搜Canada Top Auto Insurance Companies 跳出来各种排名,下图是相对权威的 J.D.Power 2019年做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这里把阿省的贴出来,对其他省的数据感兴趣可以点击图片下面的链接到原文查看。

对车险来说,出险的体验只有试过的人能说得清,且往往一家之言难以形成客观真实的总体评价,因此选择比较大且知名的公司会比较靠谱。相对的,买车险时保费直观明了,很容易进行比对,所以可能变成大部分人买车险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点。毕竟出险是个相对低概率的事件,而省下的保费却是实实在在的。
影响保费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驾龄,每年预计开车里程,开车的主要目的(通勤,运输,接送),住址,停车地点,违规记录,年龄,学历,婚否,是否在同个公司有其他保险比如租房保险,支付方式等(一次支付半年或一年的保费享受一定折扣,且随时可退)。这些基本都是客观因素,难以短时间内改变以获取较低的保费,但省钱这种东西,挤挤还是有的。
驾龄
作为新移民,初来乍到,千万不要被保险公司一句“你没有足够长的驾驶记录只能给新手价”吓到。如果你在原来的居住地已经有超过两年的驾驶经验,能成功换到或很快考到正式的驾照,那么只要能找到以前的驾驶记录和保险记录来证明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好司机,主要就是有证驾驶,有买保险,无违规记录等,还是有机会把价格谈低一些的。
如果在美国有驾驶经历,拿到以前的记录非常方便。只要去以前所在州的 DMV 网上申请一个 Abstract Driving Record 即可,大部分州纸质版和电子版都有提供,大概15到30美金一份。然后找以前在美国用过的保险公司,打电话索取一份叫做 Letter of Experience 的文件,内容基本上就是以前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投保车辆,保险日期(很重要,可以看到你是不是一直持续的买保险),以及有没有出险记录。我刚到加拿大时询价,一百万加元的责任险(Liability),加上各一千加元 deductible 的 Collision/Comprehensive,如果没有从美国拿来的记录,按照我刚刚拿到加拿大正式驾照的情况,一年的保费是4200加元左右。但因为我拿到在美国驾驶和保险记录,保费马上降到了2900加元一年,最后讲价降至2700加元,总共省下了1500加元。看起来绝对值不大,一个月省下125加元,但也是非常可观的六五折了。
如果只有中国的驾驶经历,那需要找国内保险公司出具保险证明。我以前在上海用的是平安车险,打了电话去问,是可以提供保险记录和无事故证明的,而且可以提供英文版。但需要本人带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所以出国前一定要把这些先办好。找人代办需要有委托书,自己手持身份证的自拍,交给朋友,朋友还得带自己的身份证去,比较麻烦。上海平安车险的办理地点是静安区常熟路8号1楼,或者浦东高科西路899弄A座1楼。
比价
前面说到我通过讲价把一年的保费从2900降到2700加元,主要讲价的方式是通过向多家保险公司同时进行询价,然后要求其他公司 match ,反复几轮之后,来找到相对的低点。
以下是我第一次询价时整理的对比表格,我把具体公司名字去掉了,但都是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车险公司。数字显示的是一年的价格。
Truck | Trailer | Tenant | Total | |
A Company | 2814 | 322 | 344 | 3480 |
B Company | 2685 | 433 | 319 | 3437 |
C Company | 2905 | 196 | 578 | 3679 |
D Company | 3084 | 233 | 354 | 3671 |
因为我的车是皮卡,价格可能比其他小轿车稍微贵一点,加上我有一个房车以及同时买租房保险(在同一家公司同时买几个保险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所以还得综合考虑。从总数上看B公司最低,主要是来自于车险那一部分的优势,所以如果我能跟其他公司谈到和B公司差不多的车险价格,其他公司是有潜力给到比B公司更低的总价的。所以我又问了一轮,最后C公司愿意在车险上帮我从2905降到2694,这样下来C公司的总数就是3468,变成第二便宜的了。C公司给我的房车报价已经是里面最低的,但是租房保险出奇的贵,所以我又和他们谈了一轮,最后把租房那一块谈到了400多,虽然对比其他还是有100加元的劣势,但总金额已经变成了最低,加上C公司给的租房保险条款稍微好一点,所以我最后选择了C公司,3400加元不到买了一年的汽车+房车+租房保险。(还可以信用卡支付返现2%,又省了65加元)
新兴互联网公司
这几年还有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会提供比正常的费率低很多的保险服务,主要就是烧钱买市场和估值。加拿大目前我还没有找到,但美国有不少,比如最近刚上市的Root,在下载了Root App后,扫描驾照自动获取用户的所有驾驶和车辆信息。接着在后台开始记录用户的驾驶行为及习惯(这个过程大概持续2-3周),然后根据用户驾驶行为打分,以决定最后的费率。Root的App设计的很人性化,操作界面非常友好,选择哪一项保险,每一项选择多少保额及其对应的价格都清晰明了。这个过程中没有保险中介,全程DIY,非常方便省事。而且Root可以帮用户把正在使用的其他公司的保险退掉并按比例拿回保费,所以如果觉得Root提供的价格更好,可以随时进行转换,不需要等前面的保险到期,而即使询价后不打算转到Root,也不会有销售人员打电话骚扰。
除了Root以外,Go看起来也是一家比较新的车险公司,在App Store上常年霸榜,可惜没有覆盖到我当时所在的州。在Go的网站上看,他们的卖点就是快和方便 — 和Root一样扫描驾照获取信息,用户选好保险后支持Apple Pay支付,但并没有像Root那样通过记录驾驶行为来确定保费。另一家Jerry,同样的扫驾照,但他们更像broker,根据用户的信息去市场上找几十家保险公司报价并反馈给用户,如果用户看到更好更便宜的选择Jerry可以帮用户进行切换。
我当时在美国用了快四年的AAA,责任+车损+综合险全家桶,收到新一年保险的账单时两辆车报价1800刀一年,于是通过Jerry询价,最低报价来自Nationwide的1500刀,接着注册了Root,开了三个星期车,虽然最后驾驶得分不是最高的,但也拿到了650半年的价格,所以最后选了Root。一年之后,一个叫Pact的公司冒出来,居然比Root价格还低,无脑转过去。期间我的特斯拉挡风玻璃被石头砸裂了,索赔一千美金把整块玻璃换掉,也很干脆方便,很快就根据特斯拉给我的发票把赔偿款打到我的账上。
希望加拿大很快也有这一类公司让我们尝尝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