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定居卡尔加里Calgary?
为什么定居卡尔加里Calgary?

为什么定居卡尔加里Calgary?

原创,请勿转载

搬到卡尔加里之前,我们在美国居住了6年。2019年底短登温哥华之后,我们还没想好长登加拿大的具体时间,以及要去哪个城市。2020年Covid19第一波疫情来袭,公司全面开始远程工作,我们借此契机搬到加拿大。

搬家到卡尔加里几乎是一拍脑袋的决定。打开网页搜索,加拿大城市规模排名,除去生活成本较高的多伦多/温哥华,法语区蒙特利尔,排名第四的便是卡尔加里。在美国中小城市居住多年,深知住在太村的地方,真的是很闲适,也很寂寞,所以我们把目光锁定卡城。

从生活成本说起

如果购房预算是一百万加元,在多伦多/温哥华郊区只是独立屋的起步价,在卡尔加里的好学区已经可以新建2600Sqft以上的独立屋了,并且建筑结构外墙和内部装修都是豪宅(estate home)的配备。卡尔加里华人聚居的西北学区,二手独立屋的售价多在60-80万之间。即便是租房花销也与其他大城市有很大差距。例如,在市区租双拼联排(duplex),全新的学区房,地点方便,步行可达轻轨站和大学,每月租金$2,200-$2,600。同样的金额在温哥华市区是一个公寓的月租,或者是租用独立屋地下室的价格。

(请移步这里看与新移民息息相关的房产专题)

超市买菜之类的开销在大城市之间可能相近,唯一不同的是卡尔加里所在的阿省(Alberta)没有征收省消费税,因此税率只有联邦税5%,是全加最低的省份之一了,而温哥华所在的BC省和多伦多所在的安省消费税则高达12%和13%。这7-8%的差距,在购买大件商品,比如汽车,首饰,电器,乐器等等的时候,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我们小院子的夏日

在家门前看到绚丽的晚霞

生活质量不打折扣

在卡尔加里付出相对便宜的成本,享受的是同样有品质的生活。漫步在卡城各个街区,时常会感叹这里的人如此热爱生活且与大自然融合。弓河(bow river)蜿蜒贯穿城市中轴,河岸是漂亮的步道和公园。靠近山区的地势使得城市景致错落有致,一步一景,抬头是西下的晚霞映红的落基山脉,低头是湛蓝的河水倒影的高楼大厦。卡城有超过一千公里的城市步道,是北美步道系统覆盖最全面的城市。在晴朗的日子,选一条步道,骑上自行车,带着小朋友或遛着狗,让心与自然交融。周末找一个公园野餐,烧烤或漂流,和家人朋友席地而坐,谈笑风生,那是简单的美好。

不同于北美很多城市,在卡城生活不一定要开车。这里的公交网络十分发达,还有两条轻轨线路(CTrain在市中心区域搭乘免费),结合人行道设计非常合理和人性化,因此只要计划好,完全可以实现出门靠公交的愿望。

卡城150万人口中有大约10万华人,虽比不上温哥华的20%华人比例,但也是非常可观的数目。在北美生活多年,我们还是习惯中式饮食。有一定的华人规模,使得众多中式超市和餐饮在这里落户。卡城有多家华人/亚洲超市,最大的华人连锁超市大统华就有三家,还有在北美颇受欢迎的韩国超市HMart。随处可以吃到地道的中餐、奶茶和甜品,长居国外的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容易被家乡的味道感动。近年来,华人群体还带动了许多生鲜团购,不用出门,新鲜生猛的海鲜就可送到家门。海胆、牡丹虾、面包蟹、象拔蚌、生蚝这些北美内陆城市少见的海鲜,在卡城每周都可以吃到。

我们设想过,以卡城的城市规模和配备,要接国内的父母过来长住也是可行的。即便不会开车,他们可以依赖便利的公共交通出行。不会说英语,他们可以选择中式超市买菜购物。华人的教会和组织,也让他们有机会交朋友。需要看病可以找说中文的医生,沟通起来没有障碍。父母在这里生活,和子女彼此留有空间,不必时时捆绑在一起。

儿子喜欢在Bow River边扔石子

Glenmore水库公园的步道

友好的环境适合有孩子的家庭

不少家庭像我们一样带着孩子长登,少不了考虑医疗和教育问题。加拿大有着优厚的社会医疗福利,对于新移民来说,阿省更是没有等待期,登陆即可享受免费医疗,免除新移民家庭等待期间要购买额外医疗保险的负担。我们的经验是,在卡尔加里约家庭医生非常便捷,甚至有很多诊所无需预约(walk-in)可看诊。

教育方面,阿省的University of Alberta和University of Calgary位列usnews加拿大大学排名第5和第7,也就是说孩子可以选择在家门口上一流的大学。卡尔加里有丰富的公立和私立学校资源,私立中小学的收费比多伦多/温哥华便宜。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孩子在学校有机会学习高尔夫和滑雪课程。卡城有丰富的文化、艺术、体育生活,周末可以带孩子逛逛各大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公园,农场等,每周节目不重样。市内还有众多公立图书馆和YMCA,各类活动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

育儿专题汇集了我的育儿笔记和经验分享)

卡尔加里动物园一角

气候是可以克服的坎

提起加拿大,除了温哥华,其他城市给人的感觉都是寒冷。确实,卡尔加里位于北纬51度,大约10月份就开始下雪,留给春夏秋三季的时间很短,四季非常分明,景色各有千秋。冬天虽然长,但多数日子都是晴朗的,不会压抑,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卡尔加里一年有330多天会出太阳,是加拿大阳光最充沛的城市。这里还有有趣的Chinook气候现象,就是太平洋急速变向气流翻越落基山脉后形成温暖干燥的暖风。今天是零下15度,明天可能就零上10度,积雪融化不少,可以坐在后院喝个下午茶,仿佛初春到来一样。

不知名公园里一抹醉人的秋色

跟你的朋友推荐卡尔加里

记得我们第一次跟家人朋友说起卡尔加里时,他们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是的,我们搬家之前也知之甚微。不过,这不影响卡尔加里的魅力。加拿大最著名的班夫(Banff)国家公园是卡城的后花园,车程只需一个半小时,还有Jasper等大大小小国家公园环绕左右,是户外活动者的天堂。卡尔加里常年稳居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全球最宜居城市前五名,该排行榜从治安,文化,环境,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维度考量一个城市,是很有分量和说服力的认可。

如果你也对卡尔加里感兴趣,旅游也好,读书也好,定居也好,欢迎站内留言给我或发到info@feelcanada.ca,看看能否坚定你来卡尔加里的想法。

(欢迎移步这里新移民生活指南)

静谧的班夫国家公园一瞥

-END-

2 Comments

  1. Caroline Huang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in Calgary, Canada, which always gives a refreshing and alive perspective on the topics and things you have touched.

    Before the Covid, I used to living in Vancouver. Then I have been in China for quiet a while due to the pandemic delay. I was thinking of moving to Calgary for a change and yet a bit hesitated, primarily not sure about the status of its economic recovering. I was wondering about how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atus in Calgary due to the recent global changes. Are ther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than pre-pandemic, giving the recent increasing global demands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products?

    Your experience across the global is quite rich and varied. Before moving to Canada, I also had four years eduction and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States: Washington State for MBA and NYC for a international banking job. I was born in Chengdu.

    I enjoyed reading your articles covering various topics.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them online. If I indeed come to Calgary, it would be nice to visit and even befriend you and your family in person.

    Thanks again for your sharing,
    Keep well,

    Caroline

    1. irisjojo

      Calgary is a great city and I see its huge potential. It’s a place that you don’t want to leave when you come and live here for a while (I am using the same saying for Chengdu lol). Let’s connect on wechat and talk mor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